合浦縣2016年度脫貧攻堅績效考評
合浦縣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和北海市黨委、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將全面完成2016年脫貧摘帽目標作為今年的重要工作,結合實際精心組織,扎實有效地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根據《自治區扶貧辦關于開展2016年度績效考評指標察訪核驗工作的通知》(桂開辦發〔2016〕167號)要求,我們組織人員對全縣2016年度脫貧攻堅工作績效考評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開展了全面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合浦縣轄15個鄉鎮,有行政村245個,全縣農村總人口19.44萬戶88.62萬人,其中2015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7300戶31363人,貧困發生率3.54%;全縣2016年預脫貧貧困戶2432戶,10673人。
二、指標完成情況
(一)確保完成年度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2016年,自治區、北海市下達我縣的減貧人口任務是2374戶10570人,后因部分摘帽村貧困率高于3%,需對減貧人口任務進行調整等原因,結合本縣實際,我縣調整后的2016年預脫貧貧困戶2432戶,10673人,比上級的目標任務增加103人。減貧任務已分解到各鄉鎮。目前,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精準脫貧摘帽標準及認定程序有關問題的通知》(桂政辦發〔2016〕83號)精神,我縣嚴格按照入戶核驗、村級評議、鄉(鎮)審核公示、縣級審定公告、報市備案等程序的要求,已確定628戶2737人為第一批脫貧戶,并在系統進行了標識。
(二)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和使用情況
2106年中央和自治區第一批財政專項資金共1254萬元(其中中央資金965萬元,自治區資金289萬元)。資金安排和使用情況:
1.用于基礎設施項目資金(中央資金)341.57萬元;計劃建設硬化道路17條9.76公里,受益人口1043戶、5462人。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項目資金報帳309.72萬元,報帳率90.81%(應報資金341.08萬元,質保金31.36萬元,結轉結余0.49萬元)。
2.用于產業開發項目資金(中央資金)479.35萬元,其中:
(1)產業334.45萬元,計劃種植豇豆、南瓜、花生、甘蔗等農作物2383.9畝;養殖雞、鴨、鵝等140343羽,養殖蝦、魚120.9畝。受益扶貧對象戶7056戶31129人,2016年8日30日已全部實施完畢并通過了竣工驗收,項目資金報帳333.77萬元, 報帳率100%(應報資金333.77萬元,結轉結余0.68萬元);
(2)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144.9萬元,計劃修建硬化道路6條4.14公里,受益人口467戶、2260人。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項目資金報帳130.11萬元, 報帳率89.85%(應報資金144.81萬元,質保金14.70萬元,結轉結余0.09萬元);
3.用于“雨露計劃”扶貧培訓項目資金300萬元(中央資金119萬元,自治區181萬元);計劃培訓850人,目前,已審核符合條件708人,其中:學歷生156人,職業生552人。資助項目已進行公示,預計11月底可完成。
4.用于生態鄉村、村屯綠化項目資金(自治區資金)108萬元,建設9條自然村的村屯綠化示范項目,受益人口893戶、5072人(其中扶貧對象72戶、308人),目前,項目已全部竣工,報帳58.05萬元,報帳率53.75%。
5.用于扶貧項目管理費(中央資金)25.08萬元。目前報帳6.5萬元,報帳率25.92%。
我縣以上資金的使用計劃,符合桂財農〔2016〕272號的要求,項目計劃編報、審批、報備符合要求,資金使用管理規范。到10月31日止,全縣第一批中央和自治區資金1254萬元,完成報賬838.15萬元,加上留質保金46.06萬元和預留“雨露計劃”扶貧培訓項目結余資金139.2萬元,全縣完成支出1023.41萬元,支出進度81.61%,達到自治區的要求。
(三)抓好雨露計劃學歷教育(含扶貧巾幗勵志班)應補盡補、精準補助工作情況
1.扶貧培訓工作方案制定情況。今年5月,我辦根據區、市兩級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了《合浦縣2016年“雨露計劃” 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對培訓對象、組織實施機構、預留的財政專項培訓資金、各類培訓對象的具體指標任務等進行了詳細的要求。
2.扶貧培訓資金足額預留情況。我縣今年預留300萬元用于“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工作的實施,目前經費已落實到位。
3.安排專人負責扶貧培訓。為使扶貧培訓工作順利推進,縣扶貧辦安排一名副職領導分管雨露計劃培訓工作,安排4名同志專門負責審核工作。
4.熟悉扶貧培訓項目管理系統操作的情況。縣扶貧辦安排4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對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使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扶貧培訓項目管理系統的操方法,為提高信息錄入速度和準確性打好了基礎。
5.開展雨露計劃扶貧政策宣傳月的情況。我縣十分重視宣傳月活動,今年5月,組織各鄉鎮認真落實了“雨露計劃”扶貧培訓政策宣傳月活動,充分發揮了各鄉鎮、扶貧辦、教育部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貧困村第一書記、村委干部等的作用,共發放“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宣傳材料12000多份、懸掛宣傳橫幅150條,對普通高校本科學歷教育、職業學歷教育、“兩廣”對口幫扶職業教育協作、短期技能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扶貧培訓項目的資助政策、培訓類型、資助對象、補助標準和申請流程等進行了詳細全面的宣傳和解讀。同時通過駐村工作隊員進村入戶宣講的形式,做到宣傳到戶,有效的提高了宣傳效果。
6.貫徹落實“應補盡補、政策情況精準補助、限時補助”政策的情況。目前,我縣學歷教育資助項目已審核708人,其中:本科學歷156人,中、高職學歷新生279人,續培生273人。
7.培訓臺賬以及檔案資料歸類整理完善情況。 我縣對今年開展“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宣傳階段、各項目實施階段工作所涉及的文件、材料進行了歸類整理,待項目實施完成后再進一步完善歸檔成冊。
(四)組織開展歷年財政扶貧滯留資金大清理行動情況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資金大清理工作,主要領導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分管領導召開專題會議作出工作部署,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細化目標任務和責任,抽調專人,強化力量,全面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清理工作做到專人負責、專人管理,不留死角,有明細臺賬,有規范檔案,賬表相符、有賬可查,數據準確、資料完善。2016年,我縣清理出2012年—2015年結余資金共331.03萬元,其中:2012年60.6萬元,2013年93.2萬元,2014年74.4萬元,2015年102.9萬元。
我縣結轉結余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要原因是項目實施經招投標、財政評審、審計等三個環節后,項目的實際投入資金少于計劃資金而產生的。針對2012年—2015年產生的結余資金,我縣編制了切實可行的項目及資金計劃并完成了實施。清理出的2012年、2013年共153.8萬元的結余資金調整為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2014、2015年共150.28萬元的結余資金及時調整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報賬136.33萬元,報帳率90.84%(應報帳150.07萬元,留質保金13.74萬元)。結余0.21萬元,計劃調整用于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
(五)建檔立卡貧困戶信用評級授信
我縣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7300戶,應評級受信6708戶,已評級授信6708戶,授信額度25319萬元。戶均授信3.77萬元。截至目前,獲得貸款戶數3356戶,獲得貸款金額15100.91萬元,其中:2016年預脫貧戶1973戶,占81.13%,高于自治區80%的進度要求。
(六)協調推進“道路硬化”專項行動情況
“美麗廣西·生態鄉村”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總投資980萬元(其中自治區專項資金448萬元,市本級配套532萬元),修建硬化道路33條28公里,受益人口1804戶、8828人,目前項目已全部竣工,報帳289.09萬元,報帳率64.53%(自治區資金)。
以上資金,其中 “美麗廣西生態鄉村”自治區專項資金于2016年5月27日按時報備;2016年中央和自治區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于2016年3月28日按時報備。
(七)精準幫扶責任落實情況
“十三五”時期,我縣脫貧摘帽的任務共有貧困村70個,貧困戶7300戶31363人。為有效做好精準幫扶、“一幫一聯”工作,我縣先后印發了《中共合浦縣委辦公室 合浦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迅速組織開展精準脫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通知》(室發〔2016〕11號)、《中共合浦縣委辦公室 合浦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合浦縣處級領導干部脫貧攻堅和基層組織建設聯系點安排表>的通知》(室發〔2016〕16號)和《中共合浦縣委辦公室 合浦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貧困村、貧困戶結對聯系扶貧攻堅工作的通知》(室發〔2016〕38號)《關于做好2016年“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駐村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落實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職責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實現了每個貧困村都有“第一書記、有駐村工作隊,每村均結合實際制定了幫扶規劃。按照“4321”結對幫扶機制,縣處級領導干部每人結對幫扶4戶貧困戶;科級干部每人結對幫扶3戶貧困戶;股級干部每人結對幫扶2戶,一般干部每人結對幫扶1戶,實現了所有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各幫扶責任人認真負責,做到每月到戶一次以上,向幫扶對象宣傳政策,結合對象實際,制定幫扶措施,積極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并認真填寫幫扶手冊和聯系卡,填寫內容詳細完整、規范合理,聯系卡均按要求裝釘到貧困戶門口顯眼位置。
(八)精準幫扶駐村工作隊員管理
縣基層辦出臺相關管理文件,對駐村工作隊員和貧困村第一書記提出了工作要求和駐村時間要求,規范考勤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人員對駐村工作隊員進行明查暗訪,在督查上加大力度,確保駐村工作隊員工作到位。同時落實獎懲機制,對工作不到位、不負責的駐村工作隊員進行約談,對問題嚴重的進行問責,提出對表現突出的駐村工作隊員和駐村第一書記優先提撥使用,適當提高駐村工作隊員的年度考核的優秀比例,進一步提高了工作隊員的工作積極性。
(九)做好貧困村脫貧摘帽驗收工作
2016年,自治區和北海市下達我縣的貧困村脫貧摘帽任務為19個,結合本縣實際,我縣今年申請增加脫貧摘帽2個村,對照自治區“十一有一低于”的脫貧摘帽標準,目前,計劃脫貧摘帽的21個村各項指標已達標,下一步將按自治區的認定程序要求做好驗收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出臺有利政策,廣泛動員各級領導干部和貧困群眾,堅定信心,克難攻堅,為完成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作任務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主要有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真抓實干。縣委、政府領導十分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縣黨政主要領導多次親臨工作現場,一是進村入戶調查了解實情,廣泛征求意見,掌握第一手材料,為有針對性的出臺政策,為指導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快速順利推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二是在貧困村召開現場推進會。市辦和縣領導經常到項目實施的村委和施工場(點)檢查指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組織力量進行攻關。召開現場辦公會,動員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傾力支持脫貧攻堅工作。三是制訂并下發實施方案,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合浦縣三年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合浦縣2016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合浦縣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脫貧幫扶趕超月”活動》等政策文件,明確扶貧工作目標任務,使脫貧攻堅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實施,為我縣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在搞好調查研究,掌握實情基礎上,進行精心的組織,狠抓落實。我縣按照“四個一”措施,強化人財物保障,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配強一套扶貧工作機構。及時調整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和7個脫貧攻堅專責小組。調整了縣扶貧辦領導班子,通過掛任的方式配置了3名副職。成立扶貧信息中心,增加了8個編制,并抽調了10多名工作人員增強縣扶貧信息中心力量。分別在15個鄉鎮設立扶貧工作站,每個鄉鎮明確2以上名扶貧專職人員,任務較重的鄉鎮3-5名,總人數近40名。分別在70個貧困村配備了1名以上的扶貧信息員,加強扶貧信息的收集、匯總和上報。
二是實施“一掛二包”結對幫扶機制?!耙粧臁?,即縣領導掛鄉鎮??h處級領導干部分別掛點15個鄉鎮?!岸?,一是單位包村。實行縣直單位定點幫扶70個貧困村工作,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單位幫扶。二是干部包戶。組織全縣領導、干部(職工)共2566人,采取處級干部幫扶4戶、科級干部幫扶3戶、股級干部幫扶2戶,一般干部幫扶1戶的“4321”結對幫扶機制,實現了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
三是增加一批扶貧資金投入。中央資金1792萬元,自治區資金1120萬元、市級資金3128.5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334.1萬元、政府新增債券扶貧開發項目建設資金4800萬元,幫扶單位幫扶資金368.07萬元、物品折款約126.05萬元,企業捐助物資(折合人民幣)316萬元。在此基礎上,由縣財政出資,重點對今年預脫貧的20個貧困村中已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每戶增加3000元,目前已全部落實到位。
四是堅持“每周一督查一通報”督查通報機制。制定實施《合浦縣扶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試行)》,抽調30多人組成5個督查組,由縣處級領導帶隊,堅持每周一督查一通報,確保各項扶貧措施到位。
(三)明確任務,落實職責。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級級有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同時,明確了發改、交通、扶貧、水利、民政、科教、農業、林業、人事、勞動、文體等職能部門的責任,要求各部門單位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照“十一有一低于”和“八有一超”工作要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做好規劃,發揮各自優勢,爭取項目,籌集資金,組織實施,全面快速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四) 整合資源,協同推進。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變,用途不改,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有關涉農資金,加大扶貧投入力度,引導包村扶貧單位、涉農部門、社會各界及貧困群眾加大投入,各部門相互配合,共同推進,有效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進程,確保各項任務按時間節點如期實現。
(五) 嚴格管理,強化監督。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是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切實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管理和監督,開展項目資金使用的跟蹤、檢查、監督和指導。實行扶貧項目資金的公告、公示制度,保證扶貧項目資金安排使用公開透明。嚴格執行財政扶貧資金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制度及報帳制度,確保資金??顚S?。對所有扶貧資金項目進行公告、公示。對到村到戶的扶貧資金項目,進行事前公示,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項目實施中和建成后,對資金使用和扶貧物資的發放情況、項目實施質量和效果等進行公告,接受群眾監督。對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將社會監督、輿論監督、部門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確保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和工作目標的如期實現。
(六)深入發動,廣泛參與。我們通過廣泛宣傳,提高貧困群眾自覺性,充分調動貧困村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積極參與扶貧項目的實施,在道路建設中投工投勞,甚至貢獻自有土地支持建設;實現了觀念轉變,不等不靠,苦干實干,迫切渴望改變家鄉貧困落后面貌;在貧困戶自主創收方面,出臺政策鼓勵政策,鼓勵自主創業,同時出臺政策,鼓勵貧困戶轉移就業增加收入,實現最低成本的脫貧。
四、工作亮點
(一)推行“三種模式”構建產業扶貧長效機制。突出合作社帶動,通過以小額信貸和貧困戶的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合作社,重點發展短平快產業項目。一是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資金優勢、信息優勢,統一給予技術指導,統一收購貧困戶的產品,規避了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解除了貧困戶的后顧之憂。比如:白沙虎塘村通過與養殖龍頭企業鳳翔公司合作養殖肉雞,帶動、輻射全村127戶貧困戶通過養雞增收脫貧。二是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發揮黨支部的核心作用,以村支書或支部委員為合作社帶頭人,通過技術引領、示范帶動,降低產業扶貧失敗的風險。比如:廉州鎮青山村,以黨支部帶動引導貧困戶以貸款入股、勞務就業等方式,把全村19戶85名貧困人員納入合作社,參與養殖肉鴨,種植西瓜等,增加貧困戶收入。三是推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合作社統一培訓、統一技術、統一收購,提升貧困戶應對市場的能力,降低產業扶貧失敗的風險。比如:山口鎮山東村以合作社形式集中連片開發,發展指天椒種植88畝,貧困戶參股分紅,預期收益貧困戶每戶每年1萬元以上。目前,每個貧困村均成立1個以上合作社,發放用于合作社扶貧的小額信貸172筆657.8萬元。經預算,到年底每個貧困戶可增加收益約2000元以上,將有效帶動463戶1947人脫貧,占今年脫貧戶數的19.5%。
(二)創新貧困戶資產性收益。對自身發展能力不強的貧困戶,采取貧困戶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優質企業,按照年收益達貸款額度8%以上比例分紅的形式,增加貧困戶收益。如每戶貧困戶入股企業5萬元,每年可分紅4000元。
(三)小額信貸工作推進較快。縣黨政主要領導十分重視小額信貸工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小額信貸工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協調相關部門加快工作進度,有效推進了該項工作的落實。針對前期小額信貸低于預期目標的問題,縣委、縣政府要求信用社合理調配人員,鄉鎮和村增加引導人員,帶領貧困戶統一辦理手續,加快業務辦理速度。做好貧困戶的思想動員工作,解決顧慮,使他們主動參與小額信貸。截止目前,獲得貸款戶數3356戶,獲得貸款金15100.91萬元,戶均獲貸4.5萬元,其中:2016年預脫貧戶1973戶,完成自治區要求的任務的81.13%,高于自治區80%的進度要求,走在了全區各縣(區)的前列。
(四)逐一約談,落實責任,加快工作推進速度。縣委主要領導組織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和縣扶貧辦、人社局、水產畜牧局、農業局、住建局等部門一起,一個鄉鎮一個鄉鎮地約談,聽取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匯報,就產業扶貧、貼息貸款、轉移就業、穩固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研究措施,明確重點,并做好縣層面的服務工作,解決每個鄉鎮存在的問題,面對面交任務,事對事抓落實,明確責任,傳導壓力,有效促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速度。
(五)加大對2016年摘帽村預脫貧戶的資金扶持力度。一是縣財政加大了投資力度,由縣財政出資,對今年預脫貧的21個貧困村中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每戶增加3000元入股合作社資金,確保2016年摘帽村預脫貧戶按時實現脫貧,目前已全部發放到位。二是政策鼓勵富余勞力外出務工創收。通過補貼交通費的方式,在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對穩定就業三個月以上的,按照不同地區確定補助標準,每月可獲得100元到900元不等的補貼,外出務工人員憑勞動合同書、上班簽到表、工資簽領表等手續領取補貼,做好收入來源明細賬的確認工作。
(六)“百企扶百村”活動初顯成效。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結對扶貧工作,扎實開展扶資金、扶產業、扶就業、扶信息等“ 四扶”活動。在 “百企扶百村”活動中,目前獲得企業捐贈總價值111萬元的1010臺電視機和現金205萬元,有效地解決了2016年預脫貧戶無電視機和部分貧困村、貧困戶資金短缺的問題。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根據我縣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情況,對照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十一有一低于”和“八有一超”各項指標達標要求,盡管我縣今年脫貧攻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在產業扶持方面。一是散戶的產業后續扶持難度大。這些貧困戶發展產業技術力量薄弱,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扶貧產業成功發揮效益、增加收入的難度大。二是產業扶貧風險穩控還需進一步加強。很多合作社都是村支書或經濟能人牽頭實施產業,產業成功與否,與他們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發展經濟能力有關,與個人的廉潔自律有關,必須緊盯每一環節,進一步完善合作社的資金監管制度。要建立技術員責任制度,強化技術員責任,確保在技術管理環節少出問題,提高產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三是集中連片扶貧產業發展難。要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貧困地區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我縣貧困戶居住分散,且大部分的貧困戶都是非貧困村的散戶,產業幫扶需求也不一致,難以形成產業扶貧連片開發,找準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的特色主導產業壓力大。
(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主要是危房改造,全縣需解決危房改造1080戶,因上級的危改計劃下達較晚,補助資金沒有及時到位,貧困戶難以籌集足夠資金提前建房;部分群眾因為地方風俗習慣,要看日子或是家中有孕婦,風俗上不宜動土建房,所以造成開工推遲,導致少數貧困戶沒有完全建好房。
(三)在結對幫扶方面。出現極少數幫扶單位和幫扶人幫扶不位到位現象,沒有做到真正幫扶,有些只停留在送點東西就完事,沒有真正去圍繞如何提高貧困戶收入做文章,沒有真正去研究產業如何發揮效益,通過新的扶貧措施,一項一項落實到位,算清收入賬,確保貧困戶收入高于脫貧標準。
(四)在群眾自主發展方面。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的依賴思想仍然存在。一些貧困戶等待觀望,內生動力不足,脫貧愿望不強烈,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貧困戶對待送上門的工作崗位,態度冷淡,挑三揀四,甚至寧愿在家等救助,也不愿外出務工,有“上熱下涼、外熱內涼”的現象。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嚴格按照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樹立“高標準”脫貧理念,全力以赴趕超,堅決完成今年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一)繼續壓實責任。嚴格落實“以縣為主”的脫貧攻堅責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縣四家班子成員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壓實鄉鎮的責任,要求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對每一項工作都要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落實,并層層傳導工作壓力,真正使上級的各項政策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壓實村級黨組織和第一書記的責任,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敢于擔當、不等不靠,千方百計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壓實各后盾單位及幫扶干部責任,認真落實“一包二掛”和“4321”幫扶機制,真正到村到戶幫助貧困戶解決問題。
(二)強化措施,破解難題。一是千方百計在11月底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務。對一些等待看日子的群眾,深入去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加快建房進度,確保在11月底全面建好房屋。二是確保產業扶貧取得實效。要充分發揮農業和水產畜牧局等職能部門的指導作用, 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降低技術風險,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確保產業在貧困戶中真正發揮效益。針對散戶,縣、鄉鎮和村以及幫扶單位加大幫扶力度,及時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在幫扶的產業11月底前有收益,確保今年產業扶貧獲得成功,取得實效。三是破除等靠要的思想。通過強化輿論引導,做好思想工作,樹立勞動光榮、勤勞致富的榮辱觀,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態,讓貧困戶堅定脫貧決心,樹立致富信心,積極找信息,主動學技術,多方跑市場,設法興產業,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走出貧困。積極引導貧困戶,圍繞產業發展、市場需求組織培訓,做好就業服務,提高貧困戶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自主創業能力。
(三)進一步做好“一幫一聯”、“一戶一冊一卡”工作。強化責任落實,確保精準幫扶要求落到實處,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針對開展精準幫扶不平衡,幫扶工作不到位,貧困戶信息記錄不規范、不統一,貧困戶家庭收支記錄不詳細、不完整,貧困戶相關數據信息缺失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特別在細化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計劃及其實施、貧困戶家庭收支全面準確記錄等方面做細做實,扎實做好精準脫貧、精準摘帽的基礎工作,為確保精準脫貧質量創造可靠條件。
(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結對扶貧。繼續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結對扶貧工作,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扶貧工作、關愛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五)進一步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切實加強對扶貧資金的全程監管,實行專戶、專賬、專人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運行。紀委監察部門深入開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對貪污、侵占、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
合浦縣扶貧開發辦公室
2016年11月18日